虎(Panthera tigris),又称老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为亚洲特有物种,独居,领地观念十分强烈。
根据目前的化石资料来看,虎起源于200万年前的中国,后来沿着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扩散,在长期的分化过程中,又逐渐适应了各地不同的环境,演化为9个体型、毛发厚度各有差异的虎亚种,即:
华南虎P. t. amoyensis
西伯利亚虎P. t. altaica
孟加拉虎P. t. tigris
印支虎P. t. corbetti
马来虎P. t. jacksoni
苏门答腊虎P. t. sumatrae
巴厘虎P. t. balica
爪哇虎P. t. sondaica
里海虎P. t. virgata
它们有敏锐的听力、夜视力,除了庞大的体型与有力的肌肉之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黄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
作为顶级捕猎者,一只成年虎平均每3-6天就需要18-40公斤的肉类,而虎在野外的捕食成功率大概在1/10-1/20左右,为了满足觅食需求,成年虎需要30-200平方公里的领地才能维持正常生存,而高纬度地区猎物丰度较低,成年的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则可能需要多达900平方公里的领地才能维持正常生存。显然,人类活动的加剧必然会挤压虎的生存空间,一方面是虎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一方面是人类农田、道路和水利工程阻隔,导致的各栖息地无法连接,是造成野生虎种群缩小的一个基本原因。
长期以来,虎一直占据着生物链最顶级捕食者的位置,但在多种现状的共同作用下,虎的各个亚种普遍濒临灭绝。在上个世纪初,全球范围内还有10万头左右的野生虎生活在二十多个国家,然而到了今天,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相继宣告灭绝——包括人工养殖的都彻底灭绝了,现存仅6个虎亚种。虎的野生种群数量已经急剧萎缩了97%,目前,全球野生老虎近4000只。
中国是虎的发源地,也是拥有虎亚种数量最多的国家,现在生活在我国的虎的亚种有4个,分别是华南虎、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
这四个虎亚种中,华南虎是最独特的。因而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通常为黄底黑纹,是虎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古中华虎(华南虎)是现代虎的祖先。
华南虎标本
其实野生华南虎在陕西秦岭山中也曾势不可挡,称霸一时,随着栖息地的破坏和打虎大军的壮大,野生华南虎再难见到了,随着1964年秦岭南麓的佛坪县桦木沟几声猛烈的枪声,秦岭山中的最后一只华南虎(体重225公斤,体长2米,尾长0.9米)就此倒下。其标本后来存放在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从那以后,秦岭野外的华南虎便绝迹了。
当然也有一些野生华南虎被生擒并送至各地动物园人工繁育,中国动物园协会华南虎项目组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球仅有华南虎221只。由于多次开展野生华南虎搜寻都未有成果,复兴华南虎种群的希望就落在这两百多只人工繁育的华南虎身上。
但是非常尴尬的是,现有圈养的华南虎,其实都是6只华南虎的后代。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目前的圈养华南虎种群,甚至还带有印支虎的遗传信息。
高度近亲交配引发的华南虎遗传多样性缺失,是华南虎野化工作面临的第一个困难,除非发现足够多的野生华南虎并成功与圈养华南虎交配繁殖,否则该问题无解。
虎在食物链的顶端位置,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中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再现虎霸山林的王者雄风。
后续:
中国是虎文化的发祥地,从古至今,老虎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从少数民族用图腾表示对老虎的敬畏尊崇,到神话传说中的“虎神”,从古代调遣军队使用的虎符,到刻有老虎头像的各种文物,都可以窥见中国“老虎文化”源远流长。虎文化在人类与虎竞争生存空间的漫长过程中以及对立而依存的关系中逐渐产生;虎文化锻造着中华民族性格,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风驰电掣、勇猛精进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