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文章“不同的牙齿——畸齿龙”
图片来源: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官网(行业资讯)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中 文 名: 畸齿龙
拉丁文名:
Heterodontosaurus
生存年代: 2.05-1.90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
体 长: 1.2米
体 重: 约2.5千克
恐龙食物: 植食性
化石产地: 南非开普敦
恐龙种类: 鸟臀目
畸齿龙又称异齿龙,意为“长有不同类型牙齿的蜥蜴”。畸齿龙生活在2.05-1.90亿年前侏罗纪早期的南非,它们既是最原始的鸟脚类恐龙,同时也是最小的鸟脚类恐龙。
畸齿龙的发现和命名
20世纪中叶,英国考察队在南非山区的岩层中发现了一具恐龙化石,这具化石非常精美,保存得也非常完整。恐龙的姿势保存了它死亡时的样子,看起来就像还在原野上奔跑一样。
精美的化石很快就被送到了实验室中,经过详细的研究,古生物学家辨别出了化石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并确定这是一个全新的恐龙属种,1962年被命名为畸齿龙。
畸齿龙化石发现地——南非

畸齿龙化石标本
图片来源:文章“不同的牙齿——畸齿龙”
奇特的牙齿
恐龙与大部分爬行动物都只有单一型态的牙齿,而畸齿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口中生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牙齿。
第一种是口鼻部最前端的小型牙齿,小而尖锐,与下颌的无齿角质嘴喙相对应,用来咬断树叶和茎;
第二种是上颌前半的一对类似犬牙的长牙,与下颌的牙齿相对应,用来当作武器;但也有研究认为第二种牙齿是种性别上的展示物,用来威吓求偶对手或竞争领地用。
第三种是长而方的颊齿,很像是排列紧密的凿子,用于咀嚼磨碎。这种型态的牙齿是咀嚼的适应演化结果。
畸齿龙的头骨及牙齿
图片来源: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官网(行业资讯)
一般认为,畸齿龙以植物的枝叶为食,在进食时,它们用前肢将植物的嫩叶放入嘴里,通过颊齿的咀嚼来磨碎食物以更好地吸收。但是畸齿龙的奇特牙齿,使部分科学家怀疑畸齿龙的植食性。最新的研究显示,畸齿龙可能不只是以植物为食,有的时候它们还吃一些小动物,比如昆虫和蜥蜴。
畸齿龙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畸齿龙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非洲南部,当时这里的气候类型为干旱和半干旱荒漠气候,地面上的植物并不太多,为了生存动物们不得不想尽办法寻找食物。
畸齿龙通常四肢着地或站立吃食,只有在遇敌害逃跑时才两腿奔跑。作为一种行动敏捷的小型恐龙,奔跑中为了平衡,畸齿龙的身体和尾巴都很瘦长。从畸齿龙的身体结构和比例看,它们既可以四肢行走,也可以两肢行走,而且无论是用哪种运动方式,跑起来都非常快。
畸齿龙的天敌
畸齿龙的天敌是合踝龙。
合踝龙是一种体长3米,体重约30千克的肉食性恐龙,它的外形细长,行动迅速。虽然畸齿龙显得很弱小,但是当遭到合踝龙袭击的时候,畸齿龙除了逃跑也会奋起反击,它们用嘴中的犬牙教训对方,因此有的时候畸齿龙并不像看上去那么软弱可欺。
合踝龙(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畸齿龙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早期恐龙的信息,这些信息透露了恐龙怎样成长、怎样进食。但是,关于畸齿龙以及其他很多恐龙的秘密并没有研究清楚,亲爱的小朋友们,爱探索的你们有没有兴趣长大后成为一名古生物学家,解开这些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