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期和大家一起认识了秦岭的植物和兽类,重点了解了许多秦岭的特有物种。同样,秦岭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自然也是鸟类的天堂,各种鸟类的存在让秦岭更加灵动,在云深密林的静谧中增加了许多韵味。
秦岭——候鸟的驿站
秦岭有中国特有鸟类30多种,包括朱鹮、中华秋沙鸭、灰胸竹鸡、血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斑背噪鹛、画眉、橙翅噪鹛、白眶鸦雀、山鹛、棕腹大仙鹟等。
同时,由于秦岭处于中国南北气候及物种分布的分界线上,并处于中部候鸟迁徙区,北方候鸟冬季可以越过秦岭和大巴山区进入华中、华南地区,所以秦岭是这些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秦岭的冬候鸟有大白鹭、猎隼、苍鹰、灰鹤、豆雁等;夏候鸟有雀鹰、金雕、白腰雨燕、黑枕黄鹂、发冠卷尾等。
白冠长尾雉
鸮
鸺鹠
秦岭的鸟类资源
秦岭的鸟类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野生鸟类521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4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主要为朱鹮、鹰隼类(金雕、赤腹鹰等)、鸮类(长耳鸮、斑头鸺鹠等)和雉鸡类(血雉、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等)。
秦岭分布的鸟类中,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共有28种,包括朱鹮、血雉、中华秋沙鸭、雕鸮、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鸟类有9种,其中朱鹮为极危物种,白冠长尾雉、花脸鸭、白眼潜鸭、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白肩雕、斑嘴鹈鹕、棕头歌鸲为易危物种。
黄腿渔鸮
冠鱼狗
雉 鸡
红腹角雉
朱鹮 Nipponia nippon
朱鹮是我国秦岭地区特有的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曾几近灭绝,1981年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经保护区多年的努力,目前数量增加到3000余只,其中秦岭地区有2600余只。
中华秋沙鸭 Mergus squamatus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是第三纪冰川期残留下来的珍稀物种,是鸟类中的活化石,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中华秋沙鸭在秦岭地区为冬候鸟或旅鸟,2014年商洛市商南县首次发现陕西省内中华秋沙鸭稳定越冬种群。
金雕 Aquila chrysaetos
金雕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典型的大型猛禽,生活在草原、荒漠、河谷,特别是高山针叶林中,冬季亦常在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最高达到海拔4000米以上。
金雕全身的羽毛呈栗褐色,它的“金”主要指其头部和颈后羽毛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的金属光泽。
血雉 Ithaginis cruentus
血雉是一种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濒危雉类,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其足及身体多个部位红色得名。血雉是留鸟,在陕西分布范围为太白、眉县、周至、佛坪、洋县、宁陕、柞水等地,秦岭是血雉分布的东限,它们的活动范围夏高冬低,但总在海拔2000米以上,以植物种子、树干上的苔藓和雪未掩埋的青苔为食。它们是社会型单配制,配偶关系可维持整个繁殖季节,无论4-7月的繁殖季节,还是越冬时节,血雉的集群让它们得以共渡难关,提高个体的取食效率,降低外敌袭击的概率。
鸟类是地球上古老的居民,是大自然和谐家园中的一份子,它们与我们人类共同繁衍生息于这颗蓝色的星球上。正是这些快乐的精灵,用她们特有的矫健身姿和婉转歌喉,为我们共有的家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诗意,让我们保护自然,爱护鸟类,关爱野生动物,建设美丽秦岭,守护人类文明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