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在西安小学热烈展开,陕西自然博物馆将自然科学知识的课堂搬进了校园,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小小植物学家养成记”,让学生们在别样课堂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现场,博物馆的植物学博士张老师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植物标本,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故事,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植物的基本分类、繁殖方式以及不同植物的栽培特性。从常见的校园绿植到珍稀的濒危植物,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植物是怎么排泄的?”“植物怎么转移阵地?”这些充满童趣又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为了让同学们有更深刻的体验,讲座中还设置了植物光合作用观察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经过动手操作,观察到了植物叶片在小苏打溶液中的起伏和沉降。
“这样的活动太棒了,比书本上的知识更生动,孩子课后还一直互相讨论植物知识。”学校老师反馈到。这次陕西自然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弥补了传统课堂在实践和直观体验上的不足,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自然科学知识。
陕西自然博物馆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科普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丰富的自然科学资源,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