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陕西自然博物馆《秦岭万物说》系列第五期科普讲座再度启程,西北大学博物馆、萤火虫复育专家芦新老师带来《微光密码——萤火虫》主题讲座,带领观众踏入萤火虫的神秘世界。
作为深耕萤火虫保护领域的专家,芦新老师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萤火虫的生物特性切入,揭秘其独特的发光原理与生命周期。他结合秦岭实地调研影像,揭示萤火虫面临的生存挑战:栖息地碎片化、光污染蔓延、农药滥用等威胁,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这些“生态指示剂”的脆弱处境。随后,芦新老师重点介绍陕西常见的几种萤火虫,通过高清图片与标本展示,详解不同物种的形态特征与分布习性。
讲座现场,芦新老师带来珍藏的萤火虫标本与活体萤火虫,甚至展示了萤火虫的天然食物——马陆,让观众近距离观察萤火虫的微光奥秘与生态链关系。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踊跃提问“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如何在家保护萤火虫》”,芦新老师以生动比喻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尾声,一场“荧光绘梦”创作活动点燃创意。小朋友们用彩笔勾勒心中的萤火虫图景:有的描绘萤火中在草丛间飞舞的梦幻场景,有的设计“禁止光污染”的环保宣传牌,还有的用荧光颜料勾勒出幼虫捕食马陆的生态细节。在创作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萤火虫的生存习性,更通过画笔传递出保护生态的童真愿景。
此次讲座以沉浸式科普唤醒公众对暗夜生态的关注。芦新老师强调:“每一只萤火虫都是生态健康的‘晴雨表’,守护它们需要从减少光污染、保留原生植被等小事做起。”陕西自然博物馆将持续推出自然主题讲座,邀请更多专家搭建人与生物对话的桥梁,为秦岭生态保护凝聚公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