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0 日,西安市实验小学特邀陕西自然博物馆开展 “科普进校园” 活动。博物馆将 “流动自然课堂” 搬进教室,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与互动性的科普盛宴,让科学知识在轻松氛围中触达每一位孩子。

活动现场,博物馆科普老师带着珍贵的生物标本,为孩子们搭建起迷你“自然展厅”,以生动通俗的语言,结合真实标本讲解自然科普知识,传播生态保护理念。
互动环节,更是点燃了同学们的探索热情。“猫头鹰的耳朵长在哪里?”“蝴蝶的翅膀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怎样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学生们围绕展品踊跃提问,科普老师耐心解答并引导大家展开思考。现场还设置了科普知识问答环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拓宽视野。
此次科普进校园活动,打破了博物馆与校园的壁垒,让科学知识走出展馆、走进课堂。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培养了大家观察自然、探索未知的兴趣,增强了生态保护意识。校方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强与自然博物馆的合作,引入更多优质科普资源,为学生们搭建多元化的科学学习平台。参与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这样的科普课太有趣了!通过看标本、听讲解,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更加喜欢大自然了。”
近年来,陕西自然博物馆“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已累计走进省内各地市500多所中小学,下一步博物馆将继续优化科普内容、创新传播形式,让更多青少年在沉浸式科普体验中激发科学梦想,成长为热爱自然、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