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微科普
陕西自然博物馆全新推出,爱自然“云赏陕自博”视频微科普栏目,每期约2-3分钟,介绍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化石、标本以及展项。内容涵盖地质、古生物、煤炭、昆虫、秦岭、生命健康等六大板块。带您攻略自然博物馆参观路线的同时了解更多蕴藏在展览中的科普知识。快快跟随科普老师一起启程吧!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
三千万老陕,怒吼秦腔;
来碗面条,喜气洋洋;
没有辣子,嘟嘟囔囔……
“三秦大地”哪三秦?八百里秦川身在何处?
“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三秦”的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八百里秦川”又称陕西关中平原,是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它南依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也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免责声明:本栏目视频素材部分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