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西安的朋友们都在家抗疫。2022年末,我们依旧在家里抗疫,两者本质的区别是以前我们躲着病毒,现在我们是要靠自身免疫击退病毒。怎么击退病毒?用抗生素吗?
实际上治疗病毒引起的症状并不需要抗生素,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对病毒无效。这就要从细菌和病毒的区别说起了。
细胞结构完全不同
细菌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简单生物,并拥有细胞壁,而病毒不存在这种细胞结构,它要通过寄生的方式通过宿主细胞进行生存。
细菌
虽然它们都很小,但细菌往往比病毒大得多,通过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轻松的观察到。而想看到病毒,则需要借助放大倍数超过万倍的电子显微镜。
病毒进入人体的“手段”比较单一
众所周知,人类生活在各种微生物的包围之中,肉眼所及的一切范围都可能是各种病毒与细菌的聚集地,我们长期存在于这样的环境中,患病几率却没有因此而大大增加,皆因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保护卫士——免疫系统。
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如果人体无皮肤损伤以及未被蚊虫等叮咬,病毒就无法通过皮肤进入体内,此时狡猾的病毒就只能通过呼吸道、眼睛等处于暴露状态下的黏膜进入人体。
因此面对此次通过呼吸道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科学佩戴口罩可以大概率阻止病毒接触到呼吸道,从而保护我们免受病毒感染。
但对于细菌来说,虽然皮肤也是防止它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但还存在不少特殊情况。
细菌和病毒的工作模式
病毒进入人体后,由于其没有细胞结构,它要想达到感染人体这一可怕目的还需要进入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开启“工作模式”,把正常细胞变成“敌军”,并完成制造新的子代病毒排出细胞外继续感染新的细胞。这就是为什么抗生素在人体内不能识别病毒的原因,一只混在羊群里披着羊皮的狼确实是不易被察觉!
那细菌如何进入细胞?其实大多数的细菌是生活在细胞外的,它们并不能侵染进入宿主细胞。
病毒之所以能让人生病,是当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做出应答,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导致人体自身的部分细胞受损,从而释放出大量细胞内容物,机体内过多的内容物会引起免疫系统进一步工作,这种正反馈现象最终会导致人体崩溃,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
相比于病毒,细菌稍微可爱,因为绝大多数的细菌都对人和动植物无害,甚至有益,只有极少数病原菌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这种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侵袭力和毒素。
细菌毒素可以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对组织细胞有选择性毒害效应,不引起发热,但会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内毒素相对毒性较弱,会引发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粒细胞减少血症等。
那些让我们闻之色变的致病菌之所以能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就是因为它们有着强大的侵袭力并能在生长过程中以及死亡破裂后产生毒性极强的毒素。
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区别
尽管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都有可能引发发烧、咳嗽等症状,但是细菌感染脓性分泌物会较为常见,如脓鼻涕、脓痰等,但病毒感染少有脓性分泌物。其次,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后,症状会明显改善,但病毒感染一般都属于自限性疾病,只能靠免疫系统通过一定的时间来改善症状。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明白为什么专家说如果小阳人们后期出现脓性分泌物就要用抗生素了吧?因为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引发的感冒已出现了细菌合并感染,这时候一定要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了。
朋友们,加强防护,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战胜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