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高手——钉状龙
中 文 名: 钉状龙
拉丁文名: Kentrosaurus
生存年代: 约1亿5570万到1亿5080万年前的侏罗纪
体 长: 约4.5米
身 高: 约1.5米
恐龙食物: 植食性
化石产地: 东非坦桑尼亚
恐龙种类: 鸟臀目

来源:百度百科
钉状龙又名肯氏龙,为鸟臀目剑龙科钉状龙属恐龙,化石发现于东非的坦桑尼亚,生存年代为侏罗纪晚期,距今约1亿5570万到1亿5080万年前。钉状龙属于相对比较弱小的龙,它虽然属于剑龙科,但却因为身体构造的缘故,没有剑龙强大。

来源:文章恐龙世界——钉状龙
钉状龙的发现及命名1909年到1912年,一个德国挖掘团队在东非发现了数种新恐龙,钉状龙是其中最重要之一,当时发现了两具钉状龙骨骼及一些零散的骨头,分别来自于成年与幼年个体。这个挖掘团队中的德国古动物学家Edwin Hennig在1915年首次将其定名为钉状龙。柏林洪堡大学的洪堡博物馆过去曾经展示过一个几乎完整的钉状龙化石,但很遗憾的是,洪堡博物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轰炸,大部分钉状龙化石已经遗失。

来源:公众号“恐龙爱好者联盟”
钉状龙的体态特征成年钉状龙的身体长约4.5米,从颈部到尾巴分布着两排甲刺,前部的甲刺较宽,从中部向后,甲刺逐渐变窄、变尖。在双肩两侧还额外长着一对向下的利刺,就像豪猪一样,用这些甲刺作为自己防身的武器。钉状龙后肢的长度为前肢的两倍,脚部有蹄状趾爪,一般用四条短粗的小腿载着沉重的身躯行走。

来源:文章恐龙世界——钉状龙
钉状龙有两个大脑吗?
钉状龙的臀部有个空腔,一度被认为是第二脑,事实上它的脖子上只长着一个脑袋,脑袋里面有一个脑仁,那为啥又会有 “两个大脑”的说法呢?其实是因为它们原本的脑仁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在钉状龙的臀部空腔内存在一些脊髓神经,可以帮助协调它们的后肢和尾巴,这些脊髓神经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大脑”。
钉状龙特别的甲板
钉状龙与北美洲的剑龙是近亲,但是体型大小、身体灵活度与防御用的板甲形状不同。钉状龙的板甲是刺状的,而剑龙背部则是由一种高度特化的平板排列而成的板状构造骨层。

剑龙
来源:百度百科
虽然钉状龙比它的近亲剑龙要小很多,但它的自卫能力要强大得多。由于它尖锐的防御性刺,任何攻击钉状龙的生物都很可能会受到反伤,并且它在攻击模式时还能刺穿最厚的毛皮和盔甲,造成流血效果,小型生物甚至会受到拖行。来源:百度百科
因此,钉状龙的近战攻击能力在食草恐龙中算得上是很强的。
钉状龙吃什么?
钉状龙经常吃地面低矮的灌木,不过这也是没办法,别的植食恐龙长得太巨大了,它们根本就抢不过那些大家伙。但是,聪明的钉状龙很会寻找食物,即使是干旱的季节也难不倒它,它总有办法找到湿润土壤里的植物。
钉状龙的天敌
钉状龙生活在一些体形巨大的恐龙周围,如腕龙和叉龙,这些庞然大物生活在今天东非的坦桑尼亚一带。但这些食草性恐龙并不是钉状龙的天敌,有证据表明,钉状龙可能曾被类似异特龙与角鼻龙的兽脚类恐龙所猎食。

来源:百度百科
上一篇:鼻上长角的恐龙——角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