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漫步秦岭四精灵——“东方宝石”朱鹮
朱鹮是稀世珍禽, 有着鸟中“东方宝石”之称。其性格温顺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





朱鹮的家
朱鹮是一种“一夫一妻”制的鸟类,一般3月中旬,雌鸟和雄鸟会一起“共筑爱巢”。它们会将巢筑在栓皮栎、马尾松的枝杈间,鸟巢呈圆盘形,外周由枝条搭建骨架,内部由草叶、苔藓等柔软的植物作为垫材。



在不同季节里,这种鸟的羽色还会发生变化。繁殖季节,羽毛会呈现出灰色,但这种变化不是生长出的新羽毛本来的颜色,而是朱鹮用嘴蘸取颈部腺体分泌的一种深色非水溶性物质,并将其涂抹到粉白色的羽毛之上的结果。



朱鹮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喜欢在村庄人户旁营巢繁殖,这也是不同于其他物种保护的关键所在。
朱鹮的数量
1981年5月23日在我国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洋县姚家沟发现7只野生朱鹮,同年6月成立朱鹮保护小组,1983年3月成立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1986年成立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2001年9月成立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省级),2005年8月9日,汉中朱鹮生存区域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至20世纪80年代仅我国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洋县秦岭南麓仅有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600余只,其中野生朱鹮及放飞朱鹮突破1800多只。
从1991年开始,中国开始尝试通过人工繁育来保护朱鹮,并获得突破性进展。陕西汉中朱鹮保护区把人工繁育的朱鹮种群放归自然,让他们在异地恢复野外种群及其栖息地,目的就是减少单一野外种群风险。2004年后,我省先后在宁陕县、秦岭以北的沮河流域和宝鸡千湖湿地公园成功野化放飞朱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一直生活在陕南的朱鹮能在关中生活了。
2013年7月, 秦岭以北首批野化放飞的32只朱鹮在铜川市耀州区沮河流域被放飞野外;2015年4月,陕西省和国家林业局又在这里放飞了30只朱鹮。截止去年繁殖季结束,这两批朱鹮及其后代在当地共繁育“耀州籍”朱鹮85只。



尊崇自然 敬畏生命
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但生活却可以选择。
保护自然环境 创造美好的未来
下一篇:云间漫步秦岭四精灵——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