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然博物馆举办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环保主题沙龙活动
为庆祝第21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上午,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主办,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和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承办的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环保主题沙龙活动在陕西自然博物馆报告厅成功举办。
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呵护自然,人人有责”。生物多样性日环保主题沙龙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引导公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升公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认识,助推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活动现场,专家学者、公众群体、环保志愿者和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通过主题交流分享、观看生物多样性日科普宣传视频、圆桌讨论、参观科普展厅等方式学习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据了解,2015年以来秦岭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程度逐年减轻。生物多样性稳步恢复,珍稀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增加,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密度和数量增幅居全国之首,拥有345只,人工圈养数量达到22只,成为全球唯一人工圈养秦岭大熊猫种群基地。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在陕西野外种群达2000多只。羚牛、金丝猴和金钱豹种群数量分别为4000、5000和250多只;与2015年相比,2018年秦岭区域评价结果为“优”的县(区)个数由23个增加到28个。
活动结束后,专家、学者、环保志愿者和公众代表一同参观了自然展馆、贝林馆,环保志愿者现场为公众发放生物多样性环保布袋等环保宣传品,同期举办生物多样性线上有奖知识竞答。
本次沙龙活动的开展,引导公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升了公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认识,将助推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供稿:发展规划市场部 图/党菁 文/白筱媚)

活动现场,专家学者、公众群体、环保志愿者和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通过主题交流分享、观看生物多样性日科普宣传视频、圆桌讨论、参观科普展厅等方式学习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供稿:发展规划市场部 图/党菁 文/白筱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