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然博物馆
陕西自然博物馆行政网
  • 首页
  • 参观资讯
    • 关于我们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 展览介绍
    • 常设展览
    • 特效影院
    • 临时展览
    • 室外展区
  • 藏品研究
    • 经典馆藏
    • 藏品数据
  • 游客服务
    • 参观服务
    • 网上订票
  • 科普教育
    • 活动日历
    • 专题活动
    • 志愿者服务
  • 数字展馆
    • 场馆漫游
    • 云赏陕自博
    • 爱自然云端看展
    • 金牌解说
  • 文创集市
    • 四宝系列
    • 蓝点系列
  • 博物之友
  • 关于我们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煤文化与雷击木
来源: 陕西自然博物馆  日期:2020-03-11  点击:2096  属于:馆区环境

   走出采煤巷道您左手边这面墙展示着各种不同字体的文字,这便是煤文化墙。它是运用历朝历代的不同字体,表现出对应时期煤炭的名称,比如煤炭在秦朝称为青丹,汉朝称为石墨,隋朝称为石炭,唐朝称为土炭,宋朝称为乌金,这些名称指的都是煤炭,煤炭最早的名称是从甲骨文开始,这时它拥有一个专属的名字——石涅,可见古人对煤炭的认知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自从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出现“煤炭”二字后,人们一直使用这个名称,并被沿用至今。

   在中间展示的是一块巨大的雷击木化石,它是树木生前被雷电劈到还继续存活,直到被掩埋,变成化石的结果。传说雷击木储存了雷电的正义力量,具有辟邪的作用。这是植物的迅速炭化和历时亿年的煤化演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一篇:悠远煤史
下一篇:煤海之光展馆-采煤惠世
咨询、团队电话:029-85331289 投诉电话:029-85331352 救援电话:029-85320194 备案信息:陕备ICP0800150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88号 技术支持:中光云服
友情链接单位: 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自然博物馆行政网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文物局环球自然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