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防护指南
近期,狡猾的病毒悄无声息的闯进了西安本地人的生活,让都市里的我们停下了脚步,开始了居家办公、在线上课的日子。
到底病毒为何物?它都发生怎样的变异,我们该如何防护它们呢?
一、病毒为何物?
图源:网络
病毒,作为最简单的生命形式,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除此之外,它们还在生物演化、环境变化等等方面影响着世间万物。
图源:网络
其中2019新型冠状病毒彻底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它也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
二、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
新冠病毒的整体形象(3D渲染效果不代表实际颜色)
图源:清华大学
新冠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让世界各国至今无法完全摆脱疫情阴云,全球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据《日本经济新闻》2021年4月8日报道,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不断被发现,在全世界已超过1000种。
病毒在活动时的形态
图源:清华大学
病毒感染人体而繁殖增多之际,会发生基因复制错误,从而产生原有病毒的变异病毒。新冠病毒平均每15天就会发生一处基因变异,随之其蛋白的一部分也会发生变化,导致传染性和毒性的改变。许多变异毒株会被自然淘汰,但也有一部分毒株变异后更具传染性,或者更易引发重症。
三、目前发现的变异毒株
从2019年到现在,两年过去了,我们日常生活仍然深受新冠肺炎的影响。这是因为病毒在发生变异,目前变异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有六大类,分别是:Beta、Alpha、Delta、Gamma、Lambda和Omicron。
1. Beta(贝塔)
Beta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于2020年5月在南非首次发现,编号为B.1.351。Beta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的特性是规避疫苗。Beta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的传染性更高,且能够躲避人体免疫细胞的追踪,降低新冠疫苗的防御能力,导致新冠疫苗作用减弱,但接种新冠疫苗依旧可以起到较好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防护。
2.Alpha(阿尔法)
Alpha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于2020年9月在英国首次发现,编号为B.1.1.7。Alpha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的特性是攻击免疫,且与早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变体的细胞对比发现,感染Alpha的细胞更加善于隐藏,病人会出现咳嗽不止的现象,甚至从口腔、鼻腔流出带有病毒的黏液,致使传染性更高,比原始毒株传染性强50%。
3.Delta(德尔塔)
Delta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于2020年10月在印度首次发现,编号为B.1.617.2。Delta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的特性是传染性高。部分数据显示Delta变异毒株的传染性是Alpha变异毒株的两倍。德尔塔毒株具有病毒载量高、病毒复制速度快、“突破感染”发生率高、重复感染风险高等特点。传播力较强,传播间隔为2-3天。病毒毒性高,感染能力更强,仅需短时间的接触便可感染。这次我们西安地区局部爆发的新冠病毒就是Delta的变异株。
4. Gamma(伽玛)
图源:网络
Gamma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于2020年11月在巴西首次发现,编号为P.1。Gamma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的特性是指数增长。相关数据显示,部分人群在感染Gamma变异毒株后,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它的传染能力是原始新冠病毒的两倍。
5.Lambda(拉姆达)
图源:网络
首次发现Lambda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是2020年8月在南美国家,最先发现于秘鲁首都利马,它的变异毒株序号为C.37。2021年6月14日,被世卫组织命名为Lambda。
6.Omicron(奥密克戎)
图源:网络
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被首次确认,编号为B.1.1.529。当地时间11月26日,世卫组织将新冠变异毒株B.1.1.529命名为Omicron。新发现的奥密克戎毒株发生了很多变异,仅在其表面刺突蛋白上的变异就有32处,而新冠病毒正是通过刺突蛋白与人类细胞受体结合感染人体的。
这种新毒株“似乎在所有已识别的抗原位点都有突变”,这或许会影响多数抗体对刺突蛋白的识别。世卫组织在最新报告指出,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等级为“非常高”。
四、现阶段西安市民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图源:网络
1.注意个人卫生,增强抵抗力。无论室内、室外,都要勤洗手、勤消毒,按时作息、生活。
2.注意佩戴口罩。口罩可有效阻隔病毒感染、入侵人体,室外所有场所都将成为人员流动的场所、地段,所以佩戴口罩就是最佳预防方式。
3.少聚集。避免在小区内聚会、聚餐,避免聚集抢菜取快递等聚众行为。
4.积极配合小区、社区工作。按要求规定时间内配合完成核算检测,遵守小区制定的防疫措施。
5.早就医。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救治,也要保持好的心态、积极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