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之前的地球
在上一期里,我们了解到了,地球从诞生之日起到寒武纪之前,度过了约 41 亿年的时光。在这 41 亿年里,地球上的生命只有原始细菌、菌藻类和水母类等非常简单的生物。然而,从 5.7 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上有了显著的生物出现,一代又一代丰富的物种不断登上历史的舞台,从各地大量的动植物化石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的繁盛,这也是这五亿多年被称为“显生宙”的原因。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
大约5亿5000万年前到5亿3000万年前,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同时”、“突然”地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以上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这次生物爆发诞生了包括现生动物几乎所有类群祖先在内的大量多细胞生物,正是这一事件,让此前的太古代、元古代在地质史上被称为前寒武纪,这也是显生宙的开始。
寒武纪首次出现了带硬壳的动物,是生物演化过程中一个明显的特大飞跃,在世界各地的寒武纪动物群中,尤以三叶虫化石最为丰富,因此寒武纪又称为“三叶虫的时代”。
三叶虫(Trilonites)
三叶虫是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在距今5.5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1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它们全身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片——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此名为三叶虫。
三叶虫是非常知名的化石动物,其知名度仅次于恐龙。在所有的化石动物中三叶虫是种类最丰富的,至今已经确定的有九个目,一万五千多个种。
三叶虫的形状大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个体大小相差却很悬殊。发现于葡萄牙奥陶纪地层中的乌拉裂肋虫是最大的三叶虫之一,长达70厘米,而古盘虫、球接子之类的微小三叶虫却只有不到6毫米。
三叶虫复原图
三叶虫标本
澄江生物群
中国云南澄江生物群、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和凯里生物群构成了世界三大页岩型生物群,它们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提供了证据。
澄江生物群位于我国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包括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奇异化石。它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为研究地球早期延续时间为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和发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一非线性突发性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和科学事实。
陕西自然博物馆藏有采自云南澄江帽天山、高楼房、程贡县等地区的84块古生物化石标本。该批标本分属澄江动物群、关山动物群、小次坝动物群。
小知识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自达尔文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因为它与“生命是渐进式进化”这一观点相悖,所以寒武爆发吸引了无数的古生物学家和进化论者去寻找证据探讨其起因。
100多年来产生出了解释寒武爆发的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进化是渐进的,所谓的“爆发”只是表明首次在生物化石记录中发现了早在前寒武纪就已经广泛存在并发展的生物,其它的生物化石群则可能由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全而“缺档”。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寒武爆发代表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真实事件,大量丰富的氧气产生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为爆发式的物种诞生提供了条件。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有兴趣,不妨多多查阅相关资料,也学着像科学家一样,提出你们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