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珊瑚,人们很可能会想到海洋中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珊瑚,也可能会想到著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还可能想到“海上年轮”的美名。珊瑚由于其形态像树枝,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误把珊瑚当做一种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直到1722年法国人俾苏尼经过精心研究,才知道珊瑚是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这些骨骼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和地质活动,并在地层中被保存下来,形成了精美的珊瑚化石。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记录生命的奇石——珊瑚化石。
珊瑚、海百合化石礁体
澳大利亚大堡礁
珊瑚家族
根据现有的化石记录,4亿4千万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珊瑚虫的祖先就在热带海洋中“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了。在早奥陶(约4.8亿年前)和中奥陶(约4.7亿年前)出现了最早的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到了志留纪(约4.5亿~4.2亿年前)中期,珊瑚家族成员不断增加,到中泥盆世,其家族规模达到顶峰。一般根据珊瑚性状,可分为四射状珊瑚、六射状珊瑚、床板状珊瑚和放射状珊瑚四大类,其中以四射状珊瑚为最佳,可作为标准珊瑚化石。在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长廊陈列着秦岭地区发现的近30种珊瑚化石。
珊瑚化石内部纹理
珊瑚化石玉
地壳运动、海底发生的大量火山活动与海底地壳的隆升造成珊瑚被颠覆在地壳岩体内,再经过亿万年漫长而复杂的地壳活动,珊瑚与部分硅元素结合与置换后,在一定条件下珊瑚化石会玉化为化石玉。
陕西宁强珊瑚玉,以其高度的玉化,鲜艳的色彩,油亮的水头,在全国的珊瑚化石玉中可谓上品。宁强珊瑚化石玉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群体珊瑚,这种珊瑚以色彩丰富见长,通常以白色,黄色和红色为主,玉化程度高,适合做雕件;另一种是管状珊瑚,这种珊瑚都是灰白色高度玉化,彩色的非常少见,一般适合做摆件观赏。
珊瑚化石——地球的“时钟”
地质学家在研究海洋化石时发现,不同地质年代的珊瑚化石上的条纹不同:石炭纪(距今3亿年前)的地层珊瑚化石一年有385条生长纹;泥盆纪(距今3.5亿年前)的地层珊瑚化石一年有390条生长纹;志留纪(距今4.1亿年前)的地层珊瑚化石有398条细纹,中间夹杂了13个生长带。从地质学、气象学来说,珊瑚化石是座奇特的“时钟”。经专家鉴定分析,一个条纹代表一昼夜,一年之后便积成一条较粗的生长带,人们只要数一数珊瑚化石的生长带多少,就可确切地知道此珊瑚化石的年龄。科学工作者还对珊瑚化石表面环纹进行了计算,推出泥盆纪时代,一年约400天,石炭纪时代,一年约390天,现代一年约365天。
地球已有46亿年高龄了,它经历了漫长的时代,珊瑚化石揭秘了地球的远古变化,有幸成为了地球进化史中的一位“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