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植物王国之珙桐
珙桐被誉为中国鸽子树,因为它的花朵成熟时像鸽子的翅膀一样,很多人都误认为那对洁白的“翅膀”就是珙桐的花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珙桐的发现史
关于珙桐的历史可追溯到1869年,一位名为David的法国神父在四川省穆坪发现这种植物,并于1871年在杂志上发表新属珙桐属。1903年首先引种至英国,后来又传到其他国家,成为欧洲的重要观赏树木。被誉为“中国鸽子树”。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到瑞士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在下榻处见到珙桐树,得知来自国内,连连称赞,感慨万千,他勉励我国科研工作者要重视珙桐的研究和发展。

关于鸽子树,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据说,汉代王昭君出塞以后,嫁于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她日夜思念故乡,写下了一封家书,托白鸽为她送去,白鸽不停地飞翔,越过了千山万水,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飞到了昭君故里附近的万朝山下,但经过长途飞行,它们已经万分疲倦,便在一棵大珙桐树上停下来,立时,被冻僵在枝头,化成美丽洁白的花朵。

为什么要展开“白鸽翅膀”?
珙桐的花序总苞长成“白鸽翅膀”式样对它的繁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一,总苞可以代替缺席的花瓣,吸引传粉昆虫。珙桐的花真正开放之前,总苞是绿色的,比较狭小而坚挺,蜜蜂等昆虫对它没有兴趣;到了开花的时候,总苞变成黄白色,更加轻薄柔软,昆虫的访问频率大增。科学家做实验去掉珙桐的总苞,用绿色和白色的纸片剪成类似形状挂在花序上,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其二,珙桐的分布区大部分位于雨屏带,花期时降水较多。珙桐的花粉很脆弱,吸收了过多水分就会炸裂而死。覆盖在花序外面的总苞就像雨伞一样,保护花粉不被雨淋。
上一篇:云游“一带一路”之丝绸的诞生
下一篇:邂逅秦岭之植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