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时代”——中生代之侏罗纪(下)
侏罗纪时期的地球温和而平静,气候温暖潮湿,是恐龙繁殖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在这生机盎然的时期,由于肉食恐龙的繁盛,杀戮与逃亡在恐龙族群之间、肉食恐龙之间、草食恐龙与肉食恐龙之间不断上演。在上一期里,我们了解了侏罗纪巨大的草食性蜥脚类恐龙,这一期,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侏罗纪凶猛的肉食恐龙吧!

永川龙捕食马门溪龙

永川龙

永川龙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大型肉食性恐龙,是侏罗纪时期中国恐龙的霸主。全长约10米,站立时臀高约2.8米。这种恐龙行动迅速,生性残暴。它有着钢铁般的下颈,口中长满了如同锯齿般的利牙。其前肢很灵活,指上长着又弯又尖的利爪,后肢又长又粗壮。它的脖子很柔软,尾巴很长,平时作为平衡器用,捕猎时作为武器抽打猎物。永川龙常出没于丛林、湖滨,行为可能像今天的豹子和老虎。凭借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永川龙很容易击倒温顺的草食恐龙,是个凶残而冷酷的杀手。

异特龙


侏罗纪最大的肉食恐龙是威风凛凛的异特龙,意思是“与众不同的蜥蜴”。其体长约11米,有差不多一辆大客车那么长,眼睛上方长有角冠,辨识度较高。它们喜欢猎杀大型食草类恐龙,因为大脑较大,被认为智商较高,所以捕猎时通常集体行动,喜欢一拥而上。异特龙三趾形的后脚上长着可怕的巨爪,正是利用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武器,它在侏罗纪晚期的草原上大行杀戮,是最凶猛的杀手。
角鼻龙

角鼻龙,学名的意思是“长角的蜥蜴”,这是因为它的鼻子上长着一根神秘的短角。角鼻龙与异特龙有点相似,都是强健有力、体形较大的掠食者,属于中型肉食性恐龙。角鼻龙大多生活在侏罗纪晚期今北美洲西部的蕨类大草原,以及林木茂盛的冲积平原上,一般会选择成群结队地去捕食较大的猎物。
巨齿龙

巨齿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生活于侏罗纪中期。它们拥有相当大的头部,牙齿巨大,呈锯齿状。2011年,在陕西省商洛市邵涧村发现了肉食恐龙足迹,足迹标本长达57.5厘米,被科学家鉴定为巨齿龙足迹。同时在此地也还发现了大量其他大型兽脚类恐龙的足迹,这说明史前陕西秦岭地区曾经是温暖潮湿、河道密布、非常适合恐龙居住的地方。

巨齿龙足迹
翼龙是恐龙吗?

希腊文意思为“有翼的蜥蜴”,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生存于晚三叠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2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大多数的翼龙都是食肉动物,它们的猎物包括鱼,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和其它陆地动物。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翼龙类的体型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小如鸟类的森林翼龙,到地球上曾出现的最大型飞行生物,例如风神翼龙与哈特兹哥翼龙。
经过了侏罗纪,历史进程即将来到白垩纪。那个时代的精彩完全不逊色于侏罗纪时期,那里生存着大家最熟悉的霸王龙,还有著名的三角龙、肿头龙、副栉龙等等。下一期,我们将和大家一起走进白垩纪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