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之后,地球进入了名为“新生代”的新时期,直到今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同样属于新生代。新生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在这约6500万年的时间里,地球的面貌以及陆地、海洋里生活的动物和植物,又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才形成了我们熟悉的世界。
新生代早期,由于各大陆的位置与现代不同,板块漂移、纬度变化,气温也与现代不同。气候的分带和气温的变化对生命进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生代时期,被子植物大增,占据了植物界的80%-90%。有花植物和草类的发展给动物界(如昆虫﹑脊椎动物)的繁荣﹐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动物界中最引人注目的首推哺乳动物,其发展速度最为迅猛,可以用爆发式增长来形容。
在哺乳动物出现后长达1亿5千万年的漫长岁月里,它们一直生活在以恐龙为主的爬行动物的巨大压力下,在夹缝中求生存。直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曾经雄霸地球的许多爬行动物都消失了,腾出了大量的生态空间。因为体型较小,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哺乳动物却存活了下来。那么,进入了新生代的哺乳动物是如何迅速辐射、崛起,并成为新生代的地球主宰呢?
古近纪早期是古有蹄类及肉齿类繁盛时期。此时的哺乳类个体较小,齿比较原始,四肢和脚粗短,比较笨拙。这些古老的类群占据了当时70%以上的哺乳动物种类,且没有留下后裔,灭绝了。对于这些哺乳动物来说,古近纪早期就像它们的“测试期”,它们长相怪异,好像处于“试验阶段”。
纽齿目是早期哺乳动物的一种,它们像是松鼠和狗的混血儿,却长着巨大的獠牙,每只利爪上均长者五根手指,这不但可以牢牢固定住它们的身体,还可以用来挖掘食物,它们身后还拖着一根又长又粗的尾巴。然而到了古近纪中期,纽齿目动物连子孙后代都没有留下,便踏入了灭绝的坟墓。
古食肉目也是这样的一类,它们相貌古怪,像是狼、狗、熊的“混血儿”。这类动物的门齿长而尖锐,就像匕首一样,这是它们的主要武器,用于刺戳捕食对象,粗大的臼齿用来撕裂韧带、切碎骨头。虽然古食肉目非常凶残,但最终面对残酷的自然竞争,它们还是走上了灭绝之路。
纽齿目的鹦鹉兽
古食肉目动物
恐角类动物
到了古近纪中期,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出现,并开始替代古老类群,目一级的大类都开始出现,包括奇蹄类、偶蹄类、长鼻类、食肉类、灵长类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在地球上开始出现的。
猫科动物——“恐猫”
始祖象
巨猪
蒙古安氏中兽
新近纪是偶蹄类大发展和象的迅速演化时期,动物总貌与现代更为接近。在下一期,我们将一起走进1000多万年前那多姿多彩的新近纪时代。